第三方测评平台良莠不齐 建立监管机制迫在眉睫
发布日期: 2021-11-18 11:47:29 来源: 中国食品报

近年来,第三方测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背后逻辑是切中了消费者面对众多商品时的选择困难,以及其对商品功效或安全、服务、价格等方面的担忧。

“从表面上看,消费品市场似乎更规范了,因为测评平台一方面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参考,另一方面可以对企业进行监督,倒逼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但由于目前我国对第三方测评平台尚未设置准入条件,实际上市场更加混乱了。”有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在小红书上以“评测”作为关键词搜索,有超11万篇笔记,在抖音上以“评测”作为关键词搜索,显示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产品。互联网上评测的内容不止于此,大到楼盘、汽车,小到手机数码、辣条零食,几乎“万物皆可评测”。

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评测入行的门槛。只要有一台手机,连上网,就可以录一段试用、检测一款或多款产品的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生成一个可供分享的评测内容。

但是,很多第三方测评机构具有商业属性,这一属性决定其主要目的在于营利,公正性很难保证。据了解,目前我国对第三方测评平台尚未设置准入条件,对其开展的测评服务没有从业资质、准入门槛的规定。行业参与主体的良莠不齐会为虚假测评、营销推广、恶意公关等灰黑产业链提供温床。

除了没有准入门槛外,自定标准、评测方法不专业是第三方测评行业目前存在的最大乱象。由于第三方测评目前没有统一的评测标准,一些机构自立标准,给商品做评级或推荐。而评测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自定标准进行评测的情况并不鲜见。早在2017年3月,德国第三方检测平台公示KO-TEST在中国的合作方优恪网披露,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国被检出矿物油成分。随后,该机构又发布测评称,海天、老干妈、老干爹、翠宏等10款油辣椒产品含有矿物油、多环芳烃化合物、增塑剂及增味剂等成分。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等食品专家、科普作家指出,他们选取的检测项目并不在国标之中,只是“他们认为”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的。而项目不在标准之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该物质的安全性评估缺乏科学数据,由此来判定安全与否并不靠谱;另一种是食品中的含量根本到不了过量、有害的地步,所以没有必要制定标准。

缺乏诚信 行业声誉严重受损

检验检测行业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覆盖农林牧渔、建筑、矿业、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与国民生活安全和质量息息相关的行业和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科技细分领域不断拓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提升,检验检测服务市场需求也随之快速上升。2020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达3585.92亿元,自2013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40%,实现快速增长。从检验检测市场细分领域来看,2020年,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领域营业收入进入前十名,从业机构数量3545家,营业收入达169.07亿元,占行业总收入的4.71%。

虽然获得快速发展,但当前第三方检验行业“小、弱、散”的特点十分明显,并缺乏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必要监管,尤其是准入门槛设定和退出机制不完善。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以测评、投诉服务为名,实际上却是为了赚取流量、谋取私利的虚假测评。有些检验机构在行业内进行恶意竞争、低价中标的现象时有发生。以食品检测为例,食品抽检的合格率一般在90%以上,当购买服务方要求出具某一类食品的合格报告时,个别机构可能就有数据造假的情况。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一方面严重影响行业声誉,另一方面因其数据造假往往采取低价竞争手段,造成行业乱象。

“一般检测机构只要经过计量认证(CMA),就有资质出具检验报告。”专家认为,成立一个检验机构门槛不高,根据其能检测的种类范围可难可易,但总的来说,具有一定的设备和人员,达到实验室资质认证的条件,通过审核就可以。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地规模不大的检验机构越来越多的原因。

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由于处于交易双方的利益之外,所出具的检测数据被认为具有独立性及公正性的特点,因此容易被各方广泛接受。而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的测评行为经由网络传播出去,将会带动一部分消费者学习与效仿。且不说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分析能力,更甚者可能带动消费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由此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不容忽视。针对所谓“独立第三方”不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鱼龙混杂的情况,多位专家表示,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八条明确,国家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行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专家建议,对第三方检验机构发布的检测报告进行管理。

建立监管机制迫在眉睫

纵观国内外经验,历史悠久、声望卓著的测评机构,无不是严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准则规范为指南、标准方法为遵循,来检测产品或服务,确保检测结果质量达标,而不受其他商业、财务、内外部压力的影响或干预。其中,主动开展测评的机构,往往是非盈利性的,多以消费者为主体的会员费来弥补部分成本,且设立多方参与的监察委员会来保证其独立性和公正性。

据了解,国外一般是通过非官方组织对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管理,如果有机构违规,由行业自律机构来处理。但在我国目前相应法律法规不甚清晰,不能照搬这样的管理方式,而是应当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对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监管。加强对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监管,例如提高飞行检查的频率、扩大能力验证不合格的通报范围、加强数据溯源等,切实起到规范引领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第三方检验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仅关系到出具报告的客观公正与否,更关系到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针对所谓“独立第三方”不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鱼龙混杂的情况,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建立专门的监管机制迫在眉睫,对于不合规、造假的检验机构要有退出机制令其退出。

归根结底,由于缺乏对此类平台的评测与监督,所谓“第三方测评平台”就是一个经不起实证考验的噱头。建立在不科学、不公正基础上的测评机构,拿出的测评报告自然难言科学和公正。让“第三方测评”真正具备客观理性的评价属性,还得依靠法律支持。

(杨晓晶 综合整理)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